身體約有40公升的水,每天的失水量隨個人活動量及環境而不同。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加上皮膚上直接蒸發的水份及從排便、呼吸過程中或是排汗所蒸發的水份,總消耗水份大約是2500亳升左右。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水份,在消化時,被身體所吸收。除白開水外,水果和蔬菜是水份的良好來源。人體每天能從食物中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只有約1000毫升,因此正常人水份的補充量最好在此範圍內,每天至少需要大約1500CC水左右。若尿液顏色較深,表示所喝水量不夠,需要補充。
需要的!
從自來水公司運送水至家中時容易造成汙染,如輸送管路老舊、水管工程修理、儲水槽骯髒、颱風季節水質差以及口感要求...等原因所以還要淨化處理。
依功能性大致分為:電解水機、RO純水機、蒸餾水機、紫外線殺菌水機、能量活水機、磁化水機、軟水器、活性炭濾水器、中空絲膜濾菌淨水器…等。
淨水器沒有模範生,先瞭解自己為什麼要購買淨水器,希望它能帶給您什麼?再針對您的需求購買您要的功能性淨水器。
淨水器沒有模範生,先瞭解自己為什麼要購買淨水器,希望它能帶給您什麼?再針對您的需求購買您要的功能性淨水器。
逆滲透純水機處理水的過程是將原水經第1道 PP(5u) 濾心將水中之固體懸浮物,如泥砂、纖維等固體形態之物質濾除,再進入第2道活性碳濾芯將水中之消毒水、農藥殘留、化學殘留等吸附,進入第3道PP(1u)濾芯將碳粉及水中之懸浮物再度過濾,此時水質已達一般過濾器之水準,水中只剩下重金屬、石灰質之離子及少數礦物離子、病毒、熱原等成分,再經RO膜過濾之後即可得非常純淨安全之飲用水,儲存後再經第5道後置活性碳將管路或儲水桶內之異色、異味濾除使水更加甘純,也就是所謂的純水。
逆滲透濾出的水是無茶垢,建議可從煮沸後的水觀看有無茶垢,便可曉得是否濾得乾淨。另外可使用水質測試器(TDS),可以快速方便測出水質。
如果逆滲透前沒有作好前置處理則滲透膜上容易有污物堆積,例如鈣、鎂、鐵等離子,造成逆滲透功能的下降、甚至故障;有些膜 (如polyamide)容易被氯與氯氨所破壞,因此在逆滲透膜之前需要活性碳及軟化器等前置處理。也就是為什麼前三道濾芯需要定期更換原因。
其實水中的礦物質含量微乎其微,如果人們所需的礦物質只靠水來補充是絕對不夠的,所以正確的飲食觀念及食物的均衡攝取,才是確切補充礦物質最佳的管道。
逆滲透的過濾孔徑極為細微,對於離子的去除率可達95~97%,水中的細菌、病毒、或是難處理的重金屬離子汞、鎘、砷、鉛及化學污染物質都可達到完全去除或95~97%去除,所以只要定期更換濾心及注意逆滲透膜的去除率即可安心飲用。
目前水質PH值標準是在6-8而R.O純淨水它的PH值是在6-7以內,仍屬於標準的飲用範圍。
另外,可在逆滲透加購奈米銀或是竹碳濾心使飲用水成弱鹼性(PH值7.5~8.3)
淨水器是家用濾水設備最簡易基本的,無法改變水的分子結構,但水經過電解後水分子團會變小,滲透力會增高,水分子數會縮小不易復原,更適合人體吸收。而且一般淨水器濾過的水無法改變PH值,而電解之後的水,則可以根據需要調整PH酸鹼值。
電解離子活水機的原理,是將自來水施以直流電壓、經電氣分離,而分離出鹼性水及酸性水,自來水中的鈣、鎂、鈉、鉀等礦物質多聚集至陰極增加氫氧離子(OH-)濃度而成為鹼性水;而氧、硫酸、硫磺等,則被引至陽極,增加氫離子(H+)而生成酸性水,由於電解後陰極產生的水鈣、鎂離子等礦物質較多而且鹼性值較高,因此又美其名為鹼性鈣離子水。
因為加溫溫度的變化會造成.鈣、鎂、鉀等礦物質加速凝結.進而產生所謂的沈澱或白色飄浮物等正常的物理現象.因此建議您.鹼性水適合直接飲用.若要加入開飲機或熱水瓶.請選用淨水機所淨化過的淨水,請您安心飲用!
A電解水機是兩個部份組合成的,淨水+電解,淨水沒問題,就可以生飲。酸性水是外用,做抑制細菌的用途。
健康的人、體質為中性,身體酸鹼值平衡,氧化後的代泄物可順利排出,體質如偏酸性、代泄就會易常,容易生病。
生飲的效果較好,我們建議您生飲。當然,在某些需要煮開使用的情況中,理所當然的煮開飲用,或者是烹調食物。此外,請您加強逆洗,以確保您機器的電解效率並一定要定期更換中空絲膜除菌濾芯才可以。
是的,可以利用酸性水做為皮膚的收斂水使用但是如果是本身屬於過敏體質或皮膚較弱者,使用前請與醫師或藥劑師洽談倘若使用後有皮膚不適的感覺時請停止使用並就醫。
(NSF)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於1990年成立的機關,負責產品檢測和衛生規格認證業務,NSF的專業性得到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和世界保健機構(WHO)的認證,NSF跟EPA共同進行了飲用水添加劑研究計畫,被WHO指定為飲用水安全性及處理的共同研究機關,因此NSF在公眾保健及安全性領取得了世界級的權威。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